解决方案
纺织类专业方向参考
1.智能化纺织机械设计方向:
共同建设如编织机机构及控制创新设计实训室,聚焦纺机、编织机机械结构设计人才培养。在师资培训上,围绕机械设计软件应用、新型材料选用、机械加工工艺等展开,提升教师专业实践与教学能力,使其能指导学生进行复杂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专业共建方面,依据行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融入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与实践技能,为纺织机械制造企业输送高端设计人才。
2.纺织装备自动化控制方向
打造纺织机械典型机构及控制创新实训室,针对电气设备维护、气动系统调试、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等岗位技能培训。师资培训着重于电气控制技术、PLC 编程、传感器应用等领域,让教师掌握前沿自动化控制技术并应用于教学。专业共建时优化课程,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提升学生在纺织装备自动化生产环境中的就业竞争力。
3.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方向:
建设机器视觉智能验布机综合应用创新实训室,服务纺织行业布匹检测及智能制造人才需求。师资培训涵盖机器视觉技术、智能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系统集成等内容,使教师具备指导学生进行智能检测系统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专业共建引入实际项目案例,开设相关课程与实践项目,培养学生运用机器视觉和智能检测技术解决纺织生产质量控制问题的能力,推动纺织企业智能化升级。
4.人工智能与数据工程应用方向:
构建人工智能与数据工程创新应用实训室,赋能纺织企业智能化生产与 AI 技术应用。师资培训聚焦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处理、鸿蒙开发等技术,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专业共建结合纺织行业场景,开发特色课程与实践项目,培养学生 AI 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如经编机智能控制、质量数据分析等,助力纺织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联系电话

400-828-1488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金城东路333-28-601

备案号:苏ICP备16001639号-1

微信公众号